编者按: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我国疫情防控的第一要务。近日,国内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部分地方出现了社区传播现象。为了进一步探索发现疫情传播规律,助力科学抗疫,本刊密切关注学术界的不同观点,鼓励学术争鸣,欢迎大家关注相关的研讨与探究。
上海疫情,每天感染人数居高不下。让人困惑的一件事情就是已经足不出户长达半个月以上,最长的小区甚至已经快一个月了。为什么大家足不出户,每天在家中依旧有被感染的风险?病毒一定要有物理通道才能够实现人和人的感染,所以有必要弄清到底楼内传染有哪些通道。
这里先给大家看两个案例。
第一个案例是发生在长春的真实案例。
这是一栋17层的高层。结构形式属于一梯2户。首先在805发生了阳性病例。随后1005,1305和1505先后发生了阳性病例。病例之间间隔2-3天。之后稳定几天之后,904发生了阳性病例,不久1004也就是904的楼上也发生了阳性病例。
这个案例是在长春封城15天之后发生的。除了核酸检测之外,所有的人都是做到了足不出户。
通常大家觉得可能是共同做核酸的时候引起了交叉感染,或者是由于共同采购,因为食物物流的原因发生了交叉感染。但是从这个案例上看,具有单侧感染的特征。都是05单元感染。如果是物流引起的感染,或者电梯引起的感染。那就不会在05单元连续发生感染。此外两个感染还有非常明显的自下而上传播的特征。就是楼下会依次感染楼上,而不是倒过来。此时的长春正处在供暖季,楼内的热压效果非常明显,气流整体是从下往上。
另外一个案例是一梯4户的单元。首先是602发生了感染,然后是802和902。明明是1梯4户的单元,4家共用一个电梯,但是病毒偏偏只感染02单元。这些竖向传播的特征显示病毒可能以气溶胶的形式,利用楼内竖向通道在楼内进行传播。
我们再看看国外的情况。韩国首尔某公寓楼内共有267户,437个居民。总共发生了10起新冠病毒感染。这些感染人群基本上也采取了严格的,足不出户的自我保护措施。详细完整的记录(包括所处的楼层和感染的日期)如下。
流调人员分析了建筑的结构,感染日期之后基本确定,感染是由于两个通风竖井导致的。
中国香港在当年SARS流行的时候,就发生过公寓楼内交叉感染的事情。这次疫情,香港研究团队针对3栋大楼进行了病毒气溶胶的测试试验。他们采用六氟化硫作为模拟气溶胶传播的示踪气体。在这些高层住宅的疑似0号病人住所内,模拟人上厕所的状态,通过抽水马桶,地漏,下水道向外释放,他们发现这些特殊气体最终飘向同城或者上下其他住所,引起交叉感染。
对于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能力,我们现在知道的基础数据很少。当下紧急的任务是弄清楚封闭社区内的传播机理,然后对症下药。因为即使把大家关在家里,如果有感染者,即使最快的速度转移走,潜伏期的时候,也是可以传染给其他人楼内的住户的。
公寓大楼没有大家想象那样的密不透风。虽然我们眼睛看到的感觉楼上楼下是完全隔离的。但实际上在建筑内部是千疮百孔的,楼上楼下有很多个渠道可以互通。至少,以下几个通道的可能传播风险需要研究清楚。
(1)厨房脱排油烟机。新的住宅建筑里很多采用共同竖井的方式。所谓一家炒菜,全楼都能闻到香味儿。如果你能闻到邻居家炒菜的香味,那多半在奥密克戎面前,你和邻居也就是命运共同体了。老公房里面,厨房的排风是排向公共楼梯间的。公共楼梯间是人员来往最密集的场所,很难避免交叉感染。楼梯间的空气也会通过各家入户门下的门缝进入。
(2)卫生间的排风竖井,地漏,下水道。这些通道虽然也可以做短暂的封闭,但是如果风大,热压比较大的时候,是否会有泄漏。
(3)建筑缝隙、楼板穿孔板、门窗缝隙。
(4)电缆的管道。各家各户的电缆本质上都是连在一起的,而电缆在穿墙的时候,多多少少也都会留下一些缝隙。即使穿墙没有缝隙,电缆管总是通的。
(5)除了建筑内部,还有一个可能的通道就是外窗的通道。如果楼层比较低,室外扩散条件不是很好,相邻窗户的距离比较近,那也可以从A单元的窗户传播到B单元的窗户。
当下紧急的任务,还是要抓紧时间弄清奥密克戎在社区传播的基本途径到底是什么。到底是气溶胶空气传播还是物流接触导致的感染?应用示踪气体法和荧光剂,结合病例时间表其实可以比较快地进行判断。
欢迎大家和我们联系,分享观点、案例、数据,共同推进科学抗疫。联系方式:
1 微信号:ling_GNN ;邮箱:gu_lavender@outlook.com
2 微信号:15011374066;邮箱:83520828@qq.com
参考文献:
Seo Eun Hwanga,b, Je Hwan Changc,d, Bumjo Oha, Jongho Heoe,f, Possible aerosol transmission of COVID-19 associated with an outbreak in an apartment in Seoul, South Korea, 2020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04 (2021) 73–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