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第四个阶段,即全方位综合防控。为落实 “科学精准、动态清零”的防疫策略,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,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隔离房源。根据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《关于印发浙江省健康驿站建设储备方案的通知》要求,宁波市建设不少于4000间隔离用房。
本文以宁波市健康驿站改造项目为例,重点阐述健康驿站在感控、功能、技术要求上的设计重点和难点。
壹
项目概况
宁波健康驿站项目位于奉化区松岙镇湖头渡村浙江船厂生活区,为老旧废弃小区改造项目,与周边建筑距离在30米以上。医疗接管单位为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。
项目总改造面积约23万平米,总投资约1.92亿元,分两期建设。一期共12栋楼,原功能为12至19层高层住宅、幼儿园及相应配套用房。共包含单人间宿舍2002套,三室或两室户型528套。二期共11栋楼,原功能为多层宿舍、商铺、厨房餐厅及相应配套用房,共包含单人间1931套。
根据最终设计方案,宁波健康驿站总计4356间隔离用房,880间医护用房。
贰
健康驿站设计要点
1
健康驿站概念
具备平疫结合功能的设施,疫情期间用于隔离医学观察人员,包括:确诊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次密切接触者;入境人员,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;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其他涉疫风险人员。
2
健康驿站基本要求
满足“三区两通道的”的基本要求,三区为医学隔离观察区(以下简称隔离区)、工作准备区和缓冲区。两通道为隔离人员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。隔离区和工作准备区分别为隔离人员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区域,并配备相关附属用房。缓冲区设置于隔离区与工作准备区之间,用于医护工作人员卫生通过以及物资运送。
人流、物流和气流的合理组织是满足健康驿站使用的基本要求。
叁
宁波健康驿站方案设计要点——奉化区原浙江船厂生活区改造设计,以一期为例
1
宁波健康驿站功能设置
宁波市以东南风和西北风为主导风向,根据“三区两通道”基本原理,将隔离区设置于主导风向下风向,工作准备区设置于主导风向上风向。本案将船厂一期的1#楼7#楼以及12#楼规划为隔离区。将8#~11#楼规划为工作准备区,用围挡隔开。
在两区之间新建集中卫生通过区,以集装箱形式组合搭建,以满足医护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、淋卫更衣、物资运送等功能。三区之间所有楼幢间隔至少12米以上。隔离区西侧沿海中线出入口作为隔离人员出入口,东侧工作准备区外围辅路出入口作为工作人员及物资出入口,污物织物出入口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向,独立出入口。
2
宁波健康驿站感控设计
1)
隔离用房:隔离人员应以单人间为主,并配备洗漱、淋卫等功能,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家庭房间。本案1#楼~6#楼均为单人间,7#楼与12#楼为若干双人套间及三人套间组成的户型,来满足儿童及老人等需要陪护照看的隔离需求。
2)
电梯:四层及以上隔离单元电梯不宜少于2部,且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电梯应分别设置。本案隔离区所有楼栋为12~19层高层,均设置两部电梯,供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分别使用。
3)
隔离区配套功能:隔离区内设置接收服务中心、医疗中心、移动方舱CT以及移动核酸检测车场地、污水处理等,并在每个隔离单元附近设置救护车专用停车位,根据需要还可设置集中洗衣房,按医疗等级设置。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设置集中织物暂存和污物暂存区域,并设置独立出入口,将收集的污物织物直接送出。为考虑未来接收确诊病人的可能性,健康驿站前瞻性得设置了两组接收服务中心和医疗中心,防范于未然。
4)
隔离单元首层配置:隔离单元首层设置管理办公室、监控室、垃圾暂存间、物资储存等附属用房。考虑日常医护人员工作中,若只在隔离区首层及户外进行工作,不用直接接触隔离人员,则穿隔离衣比穿防护服更加便利。若需接触隔离人员,则必须穿着防护服。从另外一方面考虑,若遇到风雨天气,从集中卫生通过区到达各个隔离单元需通过一段室外区域。防护服遇风雨侵蚀,会丧失防护功能,同时医护人员的行动也会受影响。
因此,为满足隔离区内日常工作的穿脱行为,在每个隔离单元首层分别设置了穿衣缓冲间和一脱二脱间,并且设置独立流线,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日常医护行为。 以3#4#楼为例,如图所示。
5)
集中卫生通过区:集中卫生通过区作为医护准备区与隔离区之间唯一通道,主要包含医护工作人员日常更衣、穿脱防护服,淋浴卫生间、物资及餐饮通道等功能,以保护工作人员感控安全为首要职责。工作人员进入隔区流线:医护准备区→更衣→穿防护服→缓冲→进入隔离区。工作人员退出隔离区流线:隔离区→一脱→二脱→缓冲→淋浴卫生间→更衣→返回医护准备区。本项目采用分组设置一脱、二脱间的方式。设置若干套一脱、二脱套间,每个套间供两个人使用,一脱间、一脱与二脱间之间的门均采用无接触式感应门,降低工作人员退出时的交叉感染风险。
物资及餐饮运送通道相对独立,准备区工作人员将物资/餐饮放置通道内后退出之后,隔离区工作人员进入通道内取走物资/餐饮。
6)
工作准备区:每个工作准备单元首层区域设置物资存放区、办公区、污物暂存等功能,另外集中设置指挥中心,监管整个健康驿站所有数据信息。根据需要,还可在工作准备区设置厨房备餐、餐厅、警务工作站等配套用房。
3
宁波健康驿站暖通设施技术要点
人流、物流、气流的合理组织是健康驿站的基本要求。暖通设计的要点是合理组织气流流向,保证气流从相对洁净区流向相对污染区,各个区域相对独立,避免交叉感染。
隔离区:所有隔离用房均采用独立空调,隔离用房及相关配套用房设置通风系统,房间内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,排风量不低于12次/h,满足-5~-10Pa微负压的有效气流组织,并在卫生间接至立管的排风管处安装止回阀。
缓冲区:一脱、二脱、淋浴等房间设置上送下回的机械通风系统,换气次数>20次/h,室内排风在房间下部,室外排风经过初、中、高效过滤后在屋面高空排放。
工作准备区:可根据需求设置新风系统,新风量不宜小于2次/h。所有区域均需第三方检测合格。
4
宁波健康驿站排水设施技术要点
健康驿站设置了完善的污水管通气设施,高层住宅设有专用通气立管,避免因负压抽吸造成的水封破坏。
隔离区内设置污水处理系统:按“预处理消毒+简易生化+二级消毒”工艺处理,设计处理水量为500吨/天,废水通过管网流入污水站后再污水站进水口会有一套消毒设备24小时根据水量大小进行消毒药水投加消毒,消毒后满足2小时停留时间以后的污水通过水泵抽进地面污水池(600方左右)进行深化处理,污水满足30小时以上的停留时间,最后再通过水泵抽入过渡水池,过渡水池再次投加消毒药剂进行2小时停留时间的二次杀菌消毒,消毒后的污水再进入单独的污水收集池(大概300立方)进行存储,同时环卫通过环卫车将污水抽排至松岙污水处理站,进行进一步污水处理达标后,直接排海。
另外,本系统配套一套3000立方米/时的废气处理设备,废气采用三级喷淋+生物除臭+低温光催化杀菌工艺,降低阻断了病菌病毒气溶胶传播途径。
5
宁波健康驿站智能化设施技术要点
健康驿站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,在出入口、隔离区、隔离观察单元出入口、走廊、污物存放点以及室外出入口、主干道、周界等重要部位及隔离人流、物流等重要缓解设置无死角监控摄像系统。
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状态,增加无线网络、广播、门磁、门禁、床头呼叫、双向可视对讲及体温采集系统,卫生间紧急呼叫系统,真正实现无接触监控,减少医护工作量的同时,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双向可视对讲及体温采集系统可使隔离人员同值班室、指挥中心双向对讲,将人员基本信息、体温数据等统一绑定,实现人员健康状态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。
本健康驿站与李惠利医院内部HIS系统数据联通,实现远程会诊的需求,并且建立与健康码、行程码以及政府监管平台、宁波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、宁波疫情防控总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通道,以便有关部门的远程集控和指挥。
结 语
健康驿站的改造周期较短,涉及单位较多,需在短时间内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条件,快速设计最合理的管控方案。同时需有效实现平疫转换,综合考虑非疫情期间与疫情期间的功能要求,编制便捷可行的功能转换方案。
疫情期间,本驿站可作为大规模接收涉疫风险人员的有力场所;非疫情期间,应本驿站靠海设置,可为当地旅游业提供宜人的度假场所。
文 献
[1] |
健康驿站建筑设计导则(试行)2022.04.19 |
[2] |
大型隔离场所建设管理卫生防疫指南(试行) |
[3] |
浙江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规范(第三版)省疫情防控办〔2022〕20号 |
作者简介
吴洪杰
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
2015~至今 参与多个大型综合三甲级综合医院建设、发热门诊建设的方案及施工图设计。
主要项目
宁波普济医院(21.8万平方米)
美康中医院(13.7万平方米)
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(19.8万平方米)
宁波健康驿站(23万平方米)
北仑区中医院公共卫生楼(7500平方米)
妇儿医院发热门诊(1200平方米)
北仑人民医院滨海院区感染用房(2600平方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