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姜亦虹|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
根据原卫生部2006年颁布的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》,医院感染是指“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,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,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。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”;感染暴发是指“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,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。”
近年来,医院感染暴发的报道层出不穷,见诸于各种媒体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,也出现了大量的医院感染暴发。
考虑到医院中不同部门的差异,《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》WS/T591-2018提出了重点关注并加强管理的14个科室(注3)。这些科室或部门,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讲,应当重点关注两大方面的内容,即建筑布局和场所通风。
壹
感染暴发与建筑布局关系
2003年,香港淘大花园SARS暴发事件:
2003年3月26日E座5个家庭7人感染SARS;
3月28日感染63人;
3月31日感染213人;
4月15日感染321人;
全港因SARS死亡296人,淘大花园死亡42人。
分析可能原因:
SARS患者腹泻,下水道集聚病毒;
SARS在大便中可存活6小时 在PH为9的情况下可以存活4天;
3月21 日厕所停水16小时,通过干涸的水封、通过排气扇造成的淋浴间负压导致病毒扩散。密闭的环境、公共电梯等也与感染暴发有关系。
2003年北大人民医院SARS期间被隔离:2003年4月5日接诊第一位SARS患者, 20天93名医护人员感染,4月23日医院被隔离;
分析可能原因:
急诊与门诊,急诊四楼与病房相通;
透视拍片在一隅,患者流动导致感染扩散;
天井设置导致感染扩散;
病房无法做到隔离;
密闭的环境、拥挤的人群、公共电梯等导致感染蔓延。
从以上两个实例可见,建筑布局是感控的重要防线。
贰
建筑布局是感控的重要防线
建筑布局是感控的重要防线,通过布局将洁污分开,应充分考虑疾病传播途径。
一
急诊布局
首先要考虑的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职业防护;
各种通道的设置:抢救车、推床、人员;
通风系统的设置非常重要:正常通风、应急情况下尽可能加大新风量。
二
预检分诊
-
入口并交通便利;
-
通风良好;
-
宜宽敞。
三
诊疗区域
-
联合诊室与独立诊室设置;
-
辅助检查区域设置;
-
抢救室室设置;
-
洗胃室设置;
-
清创间急诊手术室设置;
-
输液区、留观设置。
四
感染科
感染科门诊:
-
按照疾病传播途径分设呼吸道传播及接 触传播疾病门诊;
-
应分设患者入口、医务人员入口;
-
应设医务人员进入缓冲区;
-
挂号收费药房等功能区可以兼顾;
-
应有候诊、诊室、留观、治疗、输液、 库房、洗手间等;
-
应考虑实用性。
感染病门诊需要关注的问题:
-
如何理解通道?
-
如何正确划定缓冲间?
-
洗手间如何确保污水被处理?
-
如何保证空气质量?
感染科病房:
-
按照疾病传播途径分设病房;
-
空气传播的病房设置要求;
-
接触传播的病房设置要求;
-
工作人员辅助区域设置;
-
工作人员工作区域的安全性应考虑;
-
如何设置双通道。
负压病房设计:缓冲病房-15p病房-35p卫生间-45p
四
重点部门的建筑布局共同点
-
进出有一定限制(通道设置);
-
工作区域与辅助区域分开;
-
各类物品摆放及处置;
-
诊疗操作区域设置;
-
空气流向。
ICU布局要求设置:
-
设人员出入口(患者、工作人员);
-
辅助区域及工作区域;
-
普通患者及隔离患者诊疗区域分开。
布局设置应关注:
-
建议每间病房设置洗手池;
-
负压房间应设前室;
-
不建议设层流;
-
没有要求设置缓冲间。
ICU布局没有要求设置:
-
普通患者及传染病患者各自通道、更衣室、库房、治疗室、污物处置室;
-
无菌物品、清洁物品及污染物品通道。
ICU布局应考虑辅助用房:
-
无菌物品及一次性使用物品存放;
-
大输液及药品存放;
-
各类仪器存放;
-
各类清洁及办公用品 ;
-
保洁(抹布、拖布等工具);
-
外包装、污物、脏布类存放;
-
使用后器械存放;
-
支气管镜清洗消毒。
ICU负压病房设计:缓冲-15p病房-30p卫生间45p
ICU空气
-
开窗通风;
-
需考虑空调系统的清洁;
-
不主张层流;
-
特殊情况特殊处理.
叁
结语
请注意:建筑布局感控审核充分考虑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!愿感控人:为临床欢迎和信赖的合作伙伴!